2008年9月3日

碳足跡 追蹤二氧化碳排放

碳足跡 追蹤二氧化碳排放
【經濟日報╱楊斐喬】 2008.08.10 03:18 am

人類生活過程中必須消耗地球自然資源以求生存,但自然資源有限,再生速度不及人類的消耗速度,因此,每個人可以使用的自然資源便逐漸減少。

1990年初期,為探討永續發展議題,一個自然資源的管理工具: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開始被提出研討。專家學者希望計算出一個人需要多大的土地與水域產生的自然資源來供應其生存,並且可以在普及的技術運作下吸收處理其產生的廢棄物。此外,我們也可以計算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一個區域、甚至全世界的人口,每年「需要多少面積」的土地與水域之自然資源來供應其生存並處理其廢棄物。

全球知名的環境保護組織WWF,每年提出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中,計算每個國家的生態足跡時,包括了農田(cropland)、牧場(grazing land)、森林(forest)、 漁場(fishing ground)、燃燒石化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CO2 from fossil fuels)、核能(nuclear energy)、建用地(build-up land)等足跡指標。

其中,燃燒石化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CO2 from fossil fuels)所計算的碳足跡,是計算每個國家的人因為燃燒石化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需要的土地面積有多少,才得以供應每個人生存所需並自然處理其產生的二氧化碳。

報告中指出,全球每人每年約需要1.06公頃的土地面積,其中,美國需要高達5.66公頃,但非洲的查德卻低於小數點以下兩位(0.00公頃)。也就是說,查德的民眾,為了生活需求消耗的自然資源面積為零公頃,或者說是經過生物圈的自然涵容能力,可有效處理其民眾為生活需求而燃燒石化燃料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在計算生態足跡時,考量最普遍可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處理方式是森林的吸收,因此,為平衡高二氧化碳排放量,未來應積極研發更多的溫室氣體處理技術,並大幅減少資源的消耗,才能讓地球永續發展。

不過近年來「碳足跡」的名詞不斷出現,但所探討的內容僅限於計算碳的排放量。而事實上,足跡顧名思義就是行走歷程中所遺留下的痕跡。就產品而言,在計算碳足跡時應包括:原料開採時期、製作成品時期、運送銷售時期、使用時期及丟棄後的總排放量,就如同計算產品生命周期的排放量。例如,今年8月在北海道召開的G8高峰會期間,日本政府展示了研究推廣中的食品生命周期碳標示,一張貼在便利商店飯糰上的標籤,標明了從原料取得、製造、運輸及銷售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不過,計算碳足跡牽涉的範圍實在太廣,許多企業初步計算碳排放量時多僅侷限於產品製程的碳排放量。但近幾年,推動碳排放量盤查已有多年經驗的國外企業也逐漸體認,碳減量責任不應僅侷限在自家範圍,況且產品生命周期的最大碳排放量,也不一定是製程階段;例如高耗電或耗油產品,往往是在被使用階段時的碳排放量最大。因此,企業已開始思考計算碳足跡時納入供應端與產品輸出端,一起推動碳減量。

美國知名零售業者TESCO和Wal-Mart已經展開一連串的溫室氣體減量行動,包括:溫室氣體盤查工作,盤查範圍含括其所有商店、辦公總部及物流中心,因使用電力、石化燃料及冷媒等排放的溫室氣體;以及於賣場中銷售高能源效率產品;並且輔導供應商溫室氣體減量。人類碳足跡的計算則是計算一個人每天或每年生活中,從使用電力、汽柴油、天然氣等,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電器的使用、搭乘交通運輸工具,以及航空旅行等。

總之,地球碳總量已超過自然的涵容能力,企業的碳足跡,也包括產品消費者使用產品時的排放量。透過產品消費者自己計算並分析碳足跡時,可評估產品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大小,轉而要求企業負起生產低碳產品的責任,這將是未來碳足跡重要的應用目的。(作者是工研院能環所/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沒有留言: